在校招期间通常会有同学因为找工作备受煎熬,心仪的大厂简历投递如石沉大海,甚至这些大厂压根不到自己的学校进行招聘,而又不能随随便便就选择一个小企业就此罢了,于是乎求职信心备受打击!
那么不是******大学就注定与大厂此生无缘了吗?
其实,大厂对于学校的要求并不是完全******的,对于校园招聘,大厂有明确的学历、院校、专业等要求,但对于社会招聘可能会放宽一些要求,我们可以“曲线救国”。
寻找职场发展的跳板
如果你自身条件无法支撑你立刻进入大厂,那么二三线互联网企业以及一些“独角兽”企业就是你进入大厂的起跳板,这些企业可选范围大,并且竞争压力小,***重要的对于毕业院校比较友好,在这样的公司脚踏实地工作两年,边工作边学习,好好的进行自我进修。
两年后你的标签就是一个毕业院校不是太好,但工作经历还不错,技术水平扎实,研发经验丰富,并且比较沉得住气的一个候选人,一般情况下,大厂给你个面试机会肯定还是没问题的,进入面试流程后,那就要靠你的真才实学了。
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:
1、作为跳板的公司不能太小了
***起码是二三线或者独角兽,公司太小了也不可能给你太好的项目经历,另外,面试官和hr大概率得听说过你这个公司。
2、不要频繁跳槽
如果你是从腾讯跳到阿里再跳到微软谷歌,哪怕你半年一跳都没有任何问题,但如果你是从一个不知名小厂跳到另外一个不知名小厂,这种一年一跳hr都嫌你跳得太频繁了,如果你在小厂,然后将来想去大厂,那么就要稳住,别把简历搞花了。
3、不要闷头搬砖
无论在哪工作,肯定都是以写业务代码居多,也就是搬砖了,但既然你打定了主意将来要去大厂,那么就******不能真的局限于搬砖。
比如发现项目中有个结构不太合理,但凑合着用问题也不是太大,那么决不能凑合;比如你觉得工作流程中有些步骤是重复工作,那你需要考虑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。
总而言之,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,不能光顾着搬砖,因为搬砖谁都会,大家都一样,都是搬砖的,凭什么你能去大厂我不能去?所以你就得比他们强才行,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
理清大厂面试风格
除了在为自身条件受限做努力外,我们在去面试大厂时,也要把握住各个大厂面试偏向,而不是一股脑的就去面试,因为每个厂之间的面试风格都不一样,甚至每个部门之间的风格都不一样,那么面不同的公司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可以提高成功几率。下面为大家列举几个大厂的面试风格。
头条飞书、富途证券(算法扎实优先考虑)
富途证券一共三轮技术面试,基本上每轮都两道以上的编程题或者概率题,全程基本不会问项目,只有******轮面试会过一遍前端基础问题。
头条飞书,每轮面试官除了固定的编程题外,像是有明确的问题方向;******轮偏重前端基础,第二轮偏重项目设计,第三轮主要是针对某一方向深入挖掘。
这两家基本上要对自己的算法有一定信心才去尝试,因为算法题占面试的比重极大。
京东凹凸实验室(适合复杂工程化和nodejs方向)
京东也是三轮技术面试,三轮技术面试基本偏宏观,比较少落到具体某个点的细节;京东凹凸实验室,场景比较核心(负责618和京东PC首页),内部平台使用nodejs;成员基本上全栈开发。
着重nodejs的工程化方案、部署运维(内存管理、监控方案);webpack内部原理和针对小程序的应用;面试官对小程序、多端方案、前端微服务这些比较感兴趣。
腾讯(比较综合,但题目不算难)
腾讯面试轮次很多和流程较慢,如果下定决心要进腾讯,要做好长期作战准备;腾讯面试需经历了五轮技术面,一轮GM,一轮HR一共七轮;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。
腾讯因为技术面比较多,所以总体问的会比较面面俱到,编程题、前端基础、项目、设计都会有所涉及。
总得来说,腾讯面试难度并不高,但是容错率比较低,一些问题没回答到点上就会挂;因为本身轮次也非常多,所以造成了面腾讯非常考验心态,两次面试之间的间隔非常随机,有可能隔一天,有可能隔一周;所以面试腾讯心态是***重要的。
阿里和蚂蚁
总体的面试风格比较务实,一面基础,二面会根据项目展开进行提问;面试阿里还是选择杭州的岗位比较靠谱。
毕业院校虽然重要,但绝不是决定一切的******因素,***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技术能力,很多人在刚毕业的时候一腔热血,但随着对职场的了解,对待工作很容易就懈怠,开始安于现状,这是很危险的事情,技术这条路不进则退,只有持续学习才能在技术这条路上越走越远。